+852 62245291 [email protected]

自我要求高造成壓力

在現今的社會風氣之下,學業成績就等於一切,令學生的壓力大增。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趙思雅留意到,即使父母和老師沒有過分鞭策,部分學生也會對自己的要求甚高,無形中給予自己壓力。「很多父母以為自己對子女的要求不多,他們便不會有太大壓力,但其實學生對自己的要求及期望是從小形成的,有些因性格使然,有些可能受家庭環境或學校風氣影響。 部分初中生即使已成功考入理想的中學,家長和老師不再催谷,但學生已經對自己建立了極高的標準和期望,當學業上稍有落後,認為達不到自己的期望,便會感到自責和憂慮,自然造成壓力。」

現在的學生不單要應付學業上的問題,也要提早規劃未來的出路。

中三開始選擇升學途徑 生涯規劃提前 

以往一些就業講座對象都是中六學生,但近年已經推前至中三、四,因為愈來愈多學校開放給學生選擇以香港中學文憑試課程(HKDSE),或者以國際預科文憑課程(IB)途徑升讀大學。學生要在中三時,為往後三年的中學生涯及之後的大學生涯作出規劃。「及早計劃將來是好事,但對於一個初中生來說,他還未享受到多采多姿的校園生活,便要為未來規劃。這種催促孩子成長得快一點的風氣,他們的心智還未夠成熟去應付,會感到迷茫。」趙思雅說。

她建議家長和學校應該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度,讓他們知道不是為滿足家長的期望而選擇,但同時需在選科及規劃升學時給予適當的支持和指引。另外,有家長未必熟悉不同的升學途徑,所以決定權落在學生手中,學生變相負起很大責任,他們會擔心自己下錯決定而抱憾終生。家長和學校都需要跟學生強調很多事情總有機會回頭,例如即使他們選擇了DSE,將來也可以到外地升學,條條大路通羅馬。

家長要留意子女出現的6個焦慮症狀

  • 失眠
  • 胃口下降
  • 身體無故不適 (如腸胃不適、頭痛、胃痛) 或經常請病假
  • 因要上學而感到焦慮緊張,甚至抗拒上學或逃學
  • 變得依賴
  • 經常擔心、災難化想法

多接觸子女身邊朋友

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及香港臨床心理學家協會,於去年1月至7月為中、小學及青少年服務機構義務舉辦了約70場心理健康及預防青少年自殺的講座,接觸超過2000名教師、家長及學生。回顧去年三十多宗學童自殺個案,臨床心理學家們發覺學童的壓力不單只來自學業,大部分是因為家庭關係、擔心將來和社交感情問題。趙思雅建議家長可嘗試多接觸子女身邊的朋友,因為有一半以上的自殺個案,事主會在事發前跟身邊的人提起自殺的念頭或表現類似跡象。如家長能認識子女最親密的朋友,當他們知道有關子女情緒的問題,便可盡快通知家長,及早預防和介入。

有家長擔心子女談戀愛會影響學業,但趙思雅指出他們的戀愛對象可能就是他們訴說心事的對象,如果強硬地棒打鴛鴦,子女便有機會將感情關係藏起來,而當感情上出現問題,他們便可能因不懂處理而鑽牛角尖。若家長願意跟子女的戀愛對象認識和相處,反而可以在子女遇到感情問題時協助他們處理,當他們的避難所,更可教導子女與戀愛對象的相處之道。

 

轉載自:

https://www.hk01.com/%E8%A6%AA%E5%AD%90/74574/-%E5%AD%B8%E7%AB%A5%E8%87%AA%E6%AE%BA-%E5%88%9D%E4%B8%AD%E8%A6%81%E8%AB%97%E5%8D%87%E5%AD%B8%E5%B0%B1%E6%A5%AD%E5%A3%93%E5%8A%9B%E5%A4%A7-%E5%B0%88%E5%AE%B6-%E7%95%99%E6%84%8F%E5%AD%90%E5%A5%B3%E8%A1%8C%E7%82%BA%E8%AE%8A%E5%8C%96